发布时间:2025-11-11
2025年11月9日是全国第34个消防日,11月也是全国消防宣传月,今年的主题是“全民消防、生命至上——安全用火用电”。

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统计,在2024年度的39.1万起建构筑物火灾中,居住场所火灾达30.9万起,占79%。其中,燃气作为日常烹饪、取暖等生活环节的重要能源,若使用不当,极易引发严重火灾甚至爆炸事故,成为威胁家庭安全的“隐形杀手”。
识风险
燃气泄漏——潜藏的“定时炸弹”,在日常生活中,燃气泄漏风险无处不在。
01.设备老化与故障
管道老化:燃气管道长期使用后,可能因腐蚀、磨损或材料老化出现裂纹或穿孔,导致燃气泄漏。
连接件松动或损坏:管道接口、阀门、软管等连接部位因长期振动或温度变化导致松动,或密封圈老化破裂。
燃气表故障:燃气表内部密封件损坏或表体破裂,可能引发燃气泄漏。
02.安装问题
安装不规范:管道连接未采用标准工艺(如螺纹未缠生料带、焊接不牢),或未安装防脱落装置。
私自改装:用户或非专业人员擅自改动燃气管道或设备,破坏原有密封结构。
03.使用与操作不当
未关闭阀门:长时间不使用燃气时未关闭表前阀或灶前阀,导致阀门漏气。
燃气具故障:燃气灶、热水器等设备点火失败或火焰熄灭后未及时关闭燃气,导致持续泄漏。
软管问题:使用非专用软管(如塑料管)、软管过长或穿过墙壁/门窗,易被鼠咬或老化破裂。
04.管理与维护缺失
未定期检修:燃气公司或用户未按规范进行年度安全检查,未能及时发现隐患。
安全装置失效:家用燃气报警器未安装、电池耗尽或故障,无法及时预警泄漏。
应急措施不足:泄漏后未立即关闭阀门、开窗通风。或使用明火检查泄漏点,引发二次事故。

懂预防
家用燃气报警器 24小时的安全卫士:
●定期检查连接件、软管和阀门是否完好;
●厨房经常开窗通风,稀释燃气泄漏浓度,预防爆炸;
●天然气灶具的使用寿命一般为8年,如果使用超期,灶具内部的密封件会因为老化而导致密封不严,同样也有引发燃气泄漏的风险。因此,大家也要注意及时更换超期的燃气灶具;
●在家中做饭时尽量做到用火不离人,守着燃气灶,避免汤水溢出造成意外熄火;
●居民在装修或改造厨房时,错误操作有可能会损害燃气设备或管道。如软管穿墙、穿楼板等。因此,当家里的燃气管道需要改动时,一定要联系燃气公司的专业人员来操作;
●日常自检:居民可定期通过嗅觉监测(燃气泄漏有臭鸡蛋味)、听声辨漏(漏气有轻微的“嘶嘶”声)、肥皂水测漏法(将肥皂水涂抹在管道接口、阀门处,观察是否冒泡,冒泡说明漏气)等方法,定期检查燃气是否泄漏;
●安装家用燃气报警器,防患于未然。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内含优质传感器,可24小时实时监测家中可燃气体泄漏浓度,如同一位忠诚的“安全卫士”,时刻守护着家庭燃气安全。当燃气浓度达到设定的报警阈值时,探测器会立即发出响亮的警报声,提醒居民及时采取措施。具有联网功能的可燃气体探测器,还可以将报警信息实时发送到居民的手机上,无论居民身在何处,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家中的安全情况。

早整改 安装燃气安全“三件套”
安装燃气安全“三件套”是预防家庭燃气泄漏的关键措施,能够显著提升用气安全性,降低事故风险。
01 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
当环境中出现燃气泄漏,浓度达到设置的报警值时,家用燃气报警器就会发出声、光报警信号,提醒用户采取安全措施。驰诚电气智能化家用燃气探测器采用4G(Cat.1)通信技术,具有信号强和覆盖广的特点,能够确保在较大的区域内有效地监测燃气泄漏情况。还可无线连接燃气表,在发生燃气泄漏后,报警器可有效及时切断燃气表阀门,真正做到表警联动。

02 燃气专用连接软管
常规的橡胶软管使用寿命仅为18个月,老化后会出现变硬、变脆、开裂等问题。燃气专用连接软管是金属波纹管,使用寿命一般都超过8年,不仅不易脱落,还有防鼠咬、耐腐蚀等优势,安全性更高。

03 自闭阀
当管道供气压力出现欠压、超压时,自闭阀可以自动切断气源。在停气、供气异常、连接软管脱落等情况发生时,它也能自动关闭,防止泄漏。

全方位构建家庭燃气安全防护网
居民在掌握以上燃气安全技巧之外,还应该多多学习燃气安全知识。生命只有一次,安全重于泰山!在11月消防月里,让我们共同携手,推动燃气安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,筑牢安全用火防护网!